再过25天,东莞将有22所新建改建的公办学校正式投入使用,预计能新增公办学位2.8万个。这也是东莞近年来,在秋季开学最大手笔的公办学位释放。
一面是如火如荼的扩容攻坚,一面是升学季优质答卷的提交。中考各批次分数线正式公布,东莞初中毕业生将保有98%的升学率,其中普高升学率将达到60%;中职方面,今年升学就业途径“双优”提升,赢得社会好口碑和家长信任。
从“有书读”到“读好书”,东莞教育扩容提质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围绕着“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价值追求,东莞教育直面矛盾,深化基础教育资源优化均衡改革,不断释放红利,助力东莞城市品质升级。
南方日报记者 王慧 黄婷
打出“制度+速度”组合拳 22项创新举措推进学校建设
东莞市教育局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9年间,东莞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学生从不足18万人增加至31万多人,增幅超过70%;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从142万人增加至161万人,年均增加超过6万人。
数字的背后折射出东莞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和向上发展的生命力。教育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首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治理能力呈现的张力尤为关键。
“要深刻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责任担当。”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说,“不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提供多层次的教育选择,提高教育质量,为全体市民提供更充足、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这是我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
学位破局,攻坚为上。今年3月11日,东莞正式启动“一号文两攻坚”,围绕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着重推进品质交通与教育扩容提质,由此打响了公办学校建设千日攻坚行动。
采用“制度+速度”的攻坚组合拳,从学校的土地规划、立项到审批建设,与人才涌进速度进行赛跑,拟用超常规的举措,痛下决心缓解学位尤其是公办学位压力,专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工作。
按照“千日攻坚”行动计划,将推动新建改扩建231所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34.2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0所,增加学位28.32万个,高中阶段学校31所,增加学位5.93万个。其中,2020年将完工29所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34366个公办学位。
数字目标的背后,是一系列落地政策的支撑,以制度常态化、机制灵活化作为保障,不断克服土地紧缺的资源挚肘,不断打通建设链条中的结节,发挥政府统筹办大事的积极效能。
教育用地落实,如何保障学校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东莞建立了两项核心教育用地供应制度,包括建立高中教育用地保障机制,保障公办高中阶段教育用地;建立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出让联动机制,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供给。
随着“一号文两攻坚”落地的还有《东莞市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梳理《意见》,25条政策共涉及51项具体举措,其中属于“首次实施”的举措22项、“优化已有政策”的举措29项。首创举措涉及学校项目的审批、财政资金保障、建设模式创新等多方面。
有业内观察人士表示,举全市之力跨越常规政策设计,从城市发展未来出发,希望借助教育提升城市发展的公共服务、人才和科创支撑,展现城市深层的关怀和规划勇气。
29个项目进展顺利 5所学校提前完工
受疫情影响,“千日攻坚”开局面临学校工期紧、人工返岗缺口、材料紧缺等问题,千方百计保开局工程进度成为教育系统最真实、紧迫的写照。
比如须年内完工的松山湖未来教育集团首个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松山湖北区学校,投资5亿元,计划9月开学,共提供3960个优质公办学位,其中2160个小学学位、1800个中学学位。
为如期完成项目建设工程,学校一手严抓防疫一手有序复工,于2月底组织300多名员工投入到学校紧张的工程建设和防疫一线,成为最早复工的一批学校。
不仅如此,受疫情影响延迟开学,学校新教师培训也随之影响。“我们身处全国各地的新教师都非常团结,没有一人打退堂鼓,大家在假期坚持读书接龙等积极主动的互动和‘云’培训,让新学校内部的凝聚力更强。”松山湖北区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松山湖北区学校也成为在“千日攻坚”开局行动中各学校的缩影,以目标为导向决心,力争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
市级层面,东莞成立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指挥部,33个镇街(园区)参照市指挥部架构设立分指挥部。指挥部以“战时体制”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从机制、政策、奖励、平台、考核、督导六大抓手下功夫,落实具体问题实施解决。
为进一步掌握全市231个教育攻坚项目进展情况,东莞还完成了“教育攻坚项目管理平台”建设,为每一个教育攻坚项目建电子档案,通过大数据从项目情况展示、审批流程跟踪、项目进度督导、项目情况分析等多种维度加强项目跟踪管理。该管理平台于6月1日正式上线。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优先推进的重大民生工程。”东莞市市长肖亚非强调,“全市各镇街、各园区和各相关部门首先要坚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积极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工作,全力推进学校建设、简化审批流程、特事特办推动项目动工。”
在2020年需完工的29所学校中,目前已有5所学校(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大岭山中学、石排镇福隆小学、大朗镇实验小学和谢岗镇中心小学曹乐校区)提前完工,17所学校完成封顶,未完工的24所学校平均完成工程总量的64.9%。计划今年动工的94所学校中,已有40所顺利动工建设,项目动工率达42.6%。
今年秋季开学,东莞将有22所新建改建的公办学校正式投入使用,预计能新增公办学位2.8万个。
组建26个教育集团 优质教育实现辐射引领
教育扩容提质,扩是不断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增加教育的普惠面;提是要提高东莞教育质量和美誉度,使其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发展定位紧密吻合,真正形成“品质教育,学在东莞”的社会口碑。
围绕扩容与提质,在不断推动公办学校新建改扩建的同时,东莞从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进品牌学校和未来学校建设着力,针对教育痛点和难点,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多措并举形成扩充东莞教育优质发展的闭环——
以集团化办学托举新建和薄弱学校两极,以品牌学校启发和帮助一批学校增强内驱力,并且以他们作为牵引,带动更多的学校突破发展瓶颈。此外,东莞引智高端,将依托中国教科院的专业优势为东莞市教育改革决策提供理论与科研支持,目前全国首个未来教育实验区已经在东莞松山湖揭牌。
截至当前,全市共组建26个教育集团,其中22个教育集团获得市财政支持,认定了首批30所品牌学校及确定第二批30所品牌培育对象学校。
以集团化办学为例,2016年6月南城街道委托东莞中学管理南城中学,南城中学更名为东莞中学南城学校,成为东莞学校托管改革首个试点,东莞中学教育集团也成为东莞首批教育集团之一。
7月31日,东莞中考放榜。时隔四年,南城学校发出喜报:今年中考学校多项数据创新高,中考700分以上学生58人,全校平均分超出全市平均分25分,且13位同学通过特长生资格被东莞中学录取。
“无论学校的社会口碑还是教育教学成果,或是教职工队伍积极性,南城学校在各方面都有了非常大改观。”东莞中学校长兼南城学校校长黄灿明说。
以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这样的化学反应还发生在东莞一中(集团)中堂实验中学,去年学校中考平均分低于市平均分7分左右。
2019年8月,第一批品牌学校之一的东莞一中成立教育集团,在东莞一中的帮助和引领下,今年东莞一中(集团)中堂实验中学平均分高于市平均分7.8分。
无独有偶,去年6月,古梅一中正式成为东莞中学初中部教育集团成员校。经过一年的集团化办学,今年学校中考成绩较上年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今年该校共有576名考生参加2020年中考,总平均分为581.01分,超市均分8.25分,其中最高分为733分,优秀率为13%。
随着高中阶段各批次学校录取开始,今年招考季即将步入尾声,东莞致力于教育的优质均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而随着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未来东莞教育势必持续释放利好,回应民之所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