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要求,必须打破对学历社会的崇拜,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在学历社会,高等学校办学关注的是回报给受教育者一纸文凭,这会忽视质量和特色,而在能力社会,办学必须关注怎样培养有个性、有竞争力的劳动者,学校必须进行严格的人才培养质量控制。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近日在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介绍,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突破800万,预计达到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教育部要求各地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切实抓好基层就业、服务国家、创新创业、统筹联动、服务保障五项工作。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舆论每年都把当年称为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现在这一概念已经不吸引人了,因为人们发现,所谓“最难就业年”并不能概括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状况。舆论应当习惯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就业难”的常态,同时应当推动我国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这是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最重要的思路。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意味着我国国民的整体学历大幅提高,如果还是以学历识别人才,将学历与就业一一对应,将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局限大学毕业生的选择。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才评价必须打破唯学历论,大学毕业生就业要淡化大学生身份,而要建立基于能力的人才评价体系,倡导多元就业。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现在不到20年,就即将进入普及化时代。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并即将普及化,但是我国社会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公众仍然习惯于按学历识别人才,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特别关注。这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很多人主要还是为获得一纸文凭,而不是提高自身的能力,这导致大学毕业生的整体质量并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工难并存。
另一方面,社会仍然将大学生视为“精英”,认为大学毕业生必须到某些行业、岗位就业,否则就是“大学教育的失败”,一些大学生也具有很强的“精英意识”,宁肯不就业,也不愿意到某些行业、岗位“屈就”。其实,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目的,就是整体提高国民素养,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如果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大学毕业生还不愿意到某些行业、岗位就业,那这些行业、岗位怎么提高服务水平呢?那么多大学毕业生到哪里就业呢?
适应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要求,必须打破对学历社会的崇拜,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对高等学校来说,在学历社会,关注的是回报给受教育者一纸文凭,这会忽视质量和特色,而在能力社会,办学必须关注怎样培养有个性、有竞争力的劳动者,学校必须进行严格的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对受教育者来说,接受高等教育将不再是追求获得文凭,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重视自身能力提高,并以能力去规划未来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对用人单位来说,则是选择胜任的劳动者,推动岗位提升内涵,由此实现整体服务水准、行业水平提高。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包括海归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虽然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出国留学也进入大众化阶段),但社会意识还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社会关注学历甚于关注能力。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就业将纳入国民整体就业,大学生的身份将被淡化,这不是不重视大学生就业,而是要求社会全面转变教育观和人才观。只有打破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才能正确应对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而要打破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我国亟待进行全面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制度改革。
学历社会亟待走向能力社会
上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