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任命怀进鹏为教育部部长。
怀进鹏简介
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信息,怀进鹏,男,汉族,山东济南人,1962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
1987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分配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
1990年师从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未教授,1993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获国家教委首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资助,于1995年9月至1996年9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历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教师、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06年2月明确为正局级);
2009年5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
200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2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6年12月任天津市委副书记;
2017年8月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
2017年9月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2021年5月当选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专职,分管日常工作)、书记处第一书记;
2021年7月任教育部党组书记;
2021年8月任教育部部长。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师资介绍,怀进鹏教授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十五、十一五863计划计算机主题专家组组长、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近20年来,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网络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开拓能力和创新意识。已主持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金、攻关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国防重大研究计划和国防预研计划和国家信息安全中心等研发计划项目,并主持了国防科工委、工商行和北京市等多项大型信息系统研制。近年来,在网络软件、Web服务技术、网络安全及大数据计算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和实践结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在北航任校长期间,怀进鹏指出,大学应该是一个教育的中心,永远把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作为大学的第一职责,因为离开了学生,大学不称为大学。第二,大学教育要成为科技和教育的结合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体现大学价值。第三,大学应该有一套良性的制度来支撑大学价值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来满足社会对大学的需求。
从大学的内部来看,最重要的是要坚定不移并且始终如一的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放在学校最根本的工作当中,同时加强对教育体系的设计、学生发展的设计、科技和教育的结合、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教育与国际化的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怀进鹏还力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在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期间,他认为科教结合有利于办学机制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制定并正式启动了“长城行动计划”,通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的实质性合作,探索实施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适应个性化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2009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华罗庚理科班”,共同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在中国科协任职时,怀进鹏在2020年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上指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第一是要有“胆识”,其指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从学知识、用知识到创造知识;第二是要有“能耐”,有面对问题的能力,有解决问题的耐心;第三是要有“道”和“理”,道是价值所在,理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起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怀进鹏当时寄语广大少年英才:“要把科学的价值、科学之光嫁接在世界文明之光上,让世界科技强国在你们这一代中绽放和发扬光大。”
2014年08月,时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的怀进鹏院士接受《人民日报》记者赵婀娜专访,他认为大学育人,重在精神塑造,从“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本质来看,如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师生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用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培育大学文化,全面诠释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和精髓要义,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是我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索将文化育人作为提升办学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作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方面,不断丰富载体和手段,加强对文化育人环境与实践氛围的培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一流大学既要在传承及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更要在振兴国家与民族发展中彰显自己的价值。而处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高等教育文化交汇点上的大学校训,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起到一种精神纽带、灵魂导向乃至辐射引领的作用。
在人民网2014年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怀进鹏曾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提倡有温度的教育。他认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学校更应该注重启发和唤醒学生对知识背后的动机问题的认识,以培养他真正的想象力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有温度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文的交流,人的素养及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关爱学生、培养学生、支持学生的发展。
在2019年举行的第19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颁奖典礼上,怀进鹏致辞。他表示,青少年是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先锋,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在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不懈探索,实践模式得到一些发达国家高度认同。他希望同学们涵养爱国情怀,在未来人生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传承科学精神,在科学研究中掌握科学方法、探求科学真理;永葆探索好奇,在创新实践中揭示科学奥秘、书写传奇。他还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厚植青少年创新人才成长沃土,让科技新苗脱颖而出,逐步成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
2018年年底,怀进鹏在《光明日报》刊文——《以中国科学家精神引领青年创新建功新时代》。文中指出,中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征程中。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归根到底要靠青少年一代。在青少年中埋下科学的种子,插上科学翅膀,国家的创新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他写道,开阔视野是青年人开拓格局的重要前提,严格自律是青年人守正创新的重要基础,大胆想象是激发青年人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心怀梦想是青年人砥砺奋进的重要动力。
小编还查阅到,2020年6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召开落实党组批示精神暨青少年科技教育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会议提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2017年以来关于加强青少年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有5次重要批示。当时与会专家指出,专家一致认为,要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实现与相关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的跨界协同,通过国家层面的大型研究项目,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总结成理性思考,为引领、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